近日,亚太药业发布公告称,公司控股股东宁波富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、实际控制人宋汉平等正在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。这已是亚太药业自2021年“富邦系”入主后的第二次控制权更迭尝试,背后是公司连续六年半扣非净利润为负、累计亏损超27亿元的残酷现实。
一场9亿并购引发的“连环爆”
亚太药业的颓势,始于2015年那场耗资9亿元对上海新高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收购。原本意图借此切入CRO高增长赛道,却未料到这竟是一场持续多年的财务造假骗局。
2019年,亚太药业净利润巨亏20.69亿元,同比暴跌超1000%。随后,浙江证监局查明上海新高峰在2016年至2018年间虚增营收4.53亿元、虚增利润1.74亿元。造假曝光后,原实控人陈尧根夫妇债务爆雷,股份遭司法拍卖,“富邦系”趁机以4.18亿元拿下控制权。
然而,并购遗留的“后遗症”至今未消。根据《补偿协议》,交易对手方Green Villa Holdings LTD.及实控人任军需支付2.56亿元业绩补偿款及违约金,但截至2025年半年报,该笔款项仍未到账,尽管公司已申请强制执行,结果仍存不确定性。
卖子回血难挽经营颓势,扣非净利润连续六年为负
即便“富邦系”入主,也未能扭转亚太药业的经营困局。财务数据显示,2019年至2024年,公司扣非净利润连续六年为负,累计亏损超过25亿元。2025年上半年,公司营业收入1.52亿元,同比下降31.48%;尽管归母净利润同比暴增1820.97%,但主要来源于出售子公司绍兴兴亚药业股权的非经常性收益。
剔除该笔交易后,扣非归母净利润实际为-4886.22万元,同比暴跌524.31%,主营业务持续承压。公司坦言,受国家集采、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,销售收入持续下滑,加上可转债补偿利息增加,利润空间被进一步侵蚀。
站在退市边缘,控制权变更成最后一搏
根据2024年沪深交易所修订的退市规则,若上市公司最近一年扣非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3亿元,将面临退市风险警示。亚太药业2024年营收为4.05亿元,扣非净利润为-2813万元,已逼近警戒线。
若下半年无法实现营收增长与主业扭亏,公司将大概率被“ST”。在此背景下,控制权变更被视为“富邦系”的退出信号,也为新控制方是否具备资金与资源挽救公司于退市边缘留下悬念。
结语
从9亿并购埋雷,到财务造假余波未平,再到连续六年扣非亏损,亚太药业的控制权更迭已不仅是股东层面的博弈,更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“保壳之战”。新主人能否带来转机,市场正拭目以待。
本文结合AI工具生成